第2章 谣言四起_快穿之反派无条件爱我
ok小说网 > 快穿之反派无条件爱我 > 第2章 谣言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谣言四起

  约莫半个时辰,两人放下筷子,接过身旁留下伺候用饭的宫人递来的帕子细致的擦了擦嘴,又起身净手,整理衣衫,宫人们鱼贯而入收拾案桌。待一切完备,两人返回太和殿正殿。

  “父皇坐吧。”

  御案旁只有一张椅子,随侍的李公公十分有眼力见的迅速搬来了一把椅子,凌昊率先到龙椅上坐好,凌珞紧接着在刚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翻开几本奏折,凌昊简略地阅了一番,然后递给了左前方的凌珞,凌珞一一瞧过后,两人的神色都沉重下来。

  大旱更严重了。

  户部尚书呈件,称泸州、潮州两地大旱已月余,灾民莫名食量增大,朝中派遣万余人手十万余石粮米赈灾毫无成效,两地干旱愈演愈烈,蝗灾难消,大半县市开始易子而食,饿殍遍地,尸骨难存。

  泸州、潮州,两处可是每年产出的粮食能供养凌国九成人口十余年的粮仓啊,短短一月,往日繁华之地富庶不再,百姓形销骨立人性难存。

  说是一句人间炼狱都不为过。

  前朝乾国就是这样被推翻的。

  回顾历朝历代,即使再不屑后期的衰落,凌昊也不得不承认前期乾国的鼎盛,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政通人和、兵强马壮,万国尊崇,千秋胜迹,九天赞叹。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竟葬送于天灾。

  俗话说,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大震之后必有大疫。乾国最初就是被大涝拖累,这个富强繁荣的国家在涝灾后近乎全损,握全国粮食命脉的含嘉、临清、榆树、丰图繁华不再,四处往日肥沃的土地变得异常贫瘠谷物难存。

  更可怕的是,涝灾过后仅短短休整了两年,一场十年难遇的特大旱情陆续在各地爆发,蝗灾、烈日和那诡异增加的食量,生生逼迫往日兴盛富饶之地土地皲裂盐碱化,逐渐变得寸草不生;滴水难寻,无物可食,野菜树皮家畜也早被人抢食殆尽,从最初的疯魔者盯上了鳏寡孤独啖肉饮血到竞相易子而食,尸骨难存,乾国兴盛不再。紧接着的大震、大疫更是彻底的把乾国推进了深渊。

  先帝便是那时揭竿而起夺的权。

  乾国是没有做好决策来应对灾情吗?不!人手、医疗、粮食、灾后重建,乾国投入的更多,史料可查的是目前凌国的十余倍,乾国之大,未被记录在册的恐怕更多。乾国是上循下私,官员皆蝇营狗苟吗?不!那时乾国是百年罕见的上下齐心、同心协力,人人皆胸怀国家大义,无人趁乱谋私。

  可天地不仁,一年、两年、三年……上千日的齐心协力不仅没有帮助乾国百姓摆脱水深火热,反而加速了乾国的灭亡,因为人心难测,人们累了倦了。天灾面前,人命如蝼蚁,烧杀抢掠,为了活下去,种种罄竹难书的恶行如燎原的大火般迅速在各地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动荡四起。

  灾年,动乱。

  这是凌国建立后先帝最为重视的。

  自十四岁从先帝手中继承皇位,二十六余载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凌昊不敢有丝毫松懈唯恐失了分寸坏了大事葬送了先帝基业。先帝在时曾举全国之力发展经济,宣传文化,提高医术,密切关注各地动向防备着前朝惨事再次发生,可如今,这让他如何是好。

  大前年涝灾的惨象仍历历在目,今年各地频发的旱灾更是狠狠敲响了警钟,这与前朝是如何的相像!

  如今各地谣言甚嚣尘上,无一不说凌国将亡!

  “这群混账!什么是天命!如何才算皈依天命!”即使是有了心理准备,见到那些宣扬着‘焚长公主祭天,解人世间苦楚’的折子还是被气得够呛。

  “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你们好的很!真是好的很!泸州潮州两地自旱灾发生已一月有余,如今赈灾各项事宜是一项也没完成,出了问题解决不了还不好好想着如何去解决竟还一门心思的研究歪门邪道,真是气煞我也。”

  凌昊翻阅着奏折越看越生气。

  “白白读了这么多年书,如今是如何危急的关头,居然还有心思考虑其他,为官多年尸位素餐,不忧心百姓心怀天下,心都被养大了,竟还敢拿辞官来威胁朕,我大凌国人才济济,想入仕做官者如过江之鲤,既然不能做实事那朕就换人,别想朕惯着。来人,押户部侍郎和工部尚书入牢,听候发落。”

  不同于凌昊的满脸愤慨,凌珞很平静,仿佛奏折中被提及要被火焚祭天的人不是自己。

  “珞珞别怕,一定有办法的,父皇定会护着你。”在凌昊把看过的奏折递给凌珞后他就分了一丝心神一直关注着凌珞的神情,但凌珞的镇定自若在满心满眼都是自己宝贝女儿的凌昊心里那就是珞珞被奏折中陈述的残忍事实和大臣以讹传讹提出的恶毒的解决方式给吓到了。凌昊心里后悔不迭,怎么这么大意,竟让珞珞见到了如此费心神的事情,他忙着宽慰。

  “父皇放心,我没事。”凌珞正忙着思考如何解决难情,听到父皇的关切后说。

  伺候在旁的李公公在心里嘀咕,陛下啊,您可瞧仔细啊,长公主智勇双全,也就您才会把长公主当成什么都不会的娇弱小公主了。

  长公主凌珞12岁时便已入朝参政,14岁时领兵驱逐入侵凌国北方关塞的游牧民族,15岁时领导监督处理凌国多地涝灾救灾新建事项,16岁时曾出宫前往多地探查游历,共剿匪十余寨破获大小案件上百起惩处贪官污吏半百人,而今年方十八,亦是刚刚从旱灾严重的渠州赈灾归京……论京城人物是非,长公主所见已是寻常人数倍,更妄论参政、领兵、游历、赈灾,此等不平凡的经历使得长公主见识更加宽广,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皆是常人所不能及。长公主可是世人皆知的才貌双绝,智勇双全。

  紧盯着奏折,凌珞思绪翻飞,她曾多次亲临受难灾区,灾情之惨烈让她至今回想起来都觉得心悸,奏折上寥寥数言倒不尽现场灾民的无助。怎么办呢?到底怎么做呢?怎样才能奏效呢?

  前朝赈灾和抗疫的良方早已试验,今朝新研发的仍没有效用,凌珞脑海里充斥循环着断壁残垣、痛哭求助的百姓,有火光,有洪水,有坏人狞笑,有大刀追赶,有血液飞溅,哀嚎、苦叫,烈火呼呼作响,一遍又一遍。非得再试一试那个法子吗?

  “避让,永州加急。”宫道内马匹急驰,侍卫高声道道通传。到了殿外,信使迅速翻身下马,在殿外张宫侍的引领下叩拜圣上,“陛下,永州加急。”李公公快步走上前接过信使呈举的急报,呈上御案。

  翻开通报,映入眼帘的是红的发黑的鲜血,现已浸透了绢布变得硬邦邦。

  “永州起乱子了。”看完永州的急报,凌昊面色沉重,凌珞接过父皇递来的绢布,展开查看。

  ‘永州叛乱,难民们大批越过永宁河,现已聚集在了嘉州城外。’

  这哪里是通报,这分明就是求援信。永州节度使潘良达在京中参加武举时曾与凌珞有过数面之缘,印象中的永州节度使沉着镇定,有勇有谋,可这篇通报字迹漂浮无力,甚至于文段结尾处字迹潦草不能辨认,还有那明晃晃刺眼的血迹,无一不昭显这永州动荡的急切,寥寥几十字是倒不尽的凶险。

  凌珞不相信的再看了一眼通报,通报上切切实实写着‘‘永州叛乱,难民们大批越过永宁河,现已聚集在了嘉州城外’,自己没有看错,但这怎么会呢?

  对呀,怎么会呢?

  永州,坐落在永宁河中游,依山环水地势险峻,物产丰饶经济发达,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怎会在朝廷监控之下悄无声息的发生叛乱?永州节度使潘良达为礼部尚书之子,曾于四年前夺得武举魁首,忠诚不值得怀疑为人也有勇有谋,贼人竟也瞒他侵占了永州,贼人还是一无所有的难民!

  永宁河,凌国第一大河,横贯凌国国土并将凌国一分为二,以南是土地肥沃的平原,是凌国最广大最富饶的粮食产地;以北是嘉城,再往北就是凌国国都,即凌国的政治中心所在。永宁河河道宽广河岸陡峭且水流湍急,若是私藏着潜水而过,习水性的老渔民都未必能安然蹚水穿河而过,更何况是各地而来的疲惫奔波逃难的饥肠辘辘的难民呢;若是走管道,数以万计灾民的移动不可能被隐蔽掉!

  细细探究开来,想必是各地都悄无声息的失了掌控。

  眼下仅剩下嘉城了。

  究竟是何时失了掌控,凌昊其实自己也说不清楚,凌珞也想不明白。慢慢回顾,大前年涝灾频发时各地人力物资运转调动迅速,前年前往各城县为凌国清除祸患时与各处联络也正常,乃至上月渠州赈灾,凌珞都可以肯定自己部署间的联络运转正常,那为什么永州叛乱这么大的动静自己竟一点消息也没收到?

  想必是早有人叛变了吧。

  “陛下,嘉州急报。”接过李公公呈上的急报,圣上的手开始不易察觉的微微颤抖,掀开通报查看,看清内容的凌昊像是五雷轰顶,果不其然,嘉州出事了。接过父皇递来的急报,待看清呈报的内容后,殿内更是一片死寂。

  嘉州失守了。

  大半个凌国沦陷。

  京城危矣。

  “噗”的一声,猩红的血从凌昊嘴里喷流而出,他弯着身子捂着胸口,咳嗽间粘稠的血液透过指缝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他脸色苍白,虚汗不止,胸腔内跳动的愈发剧烈的心脏发出阵阵绞痛,即使在凌珞和李公公两人的搀扶下也支撑不住。

  “父皇/陛下!”圣上突如其来的喷出一口血着实给了凌珞和李公公好大的一个惊吓。

  “我去寻太医。”凌珞紧张的甚至忘了礼数,她隐隐约约中感觉父皇口中喷出的那口血像是心血将尽,可她不愿相信。慌张的拿开搀扶着皇帝的手,凌珞转身欲走,却被皇帝轻轻攥住了衣角。皇帝抬起头,注视着凌珞,眼神复杂纷繁,凌珞却不想看懂。接过父皇微微抬起的手,凌珞回握着,明明父皇仅是微微动了动嘴没有说话,自己还是看懂了父皇的意思,父皇是想让自己留下来有事商量。

  李公公浸淫皇宫多年,李公公非常有颜色的接话,“奴才去吧。”

  “来人啊,快来人啊,陛下身体抱恙。”李公公高声喊叫着,吸引着殿外伺候的宫人侍卫们的注意,因着刚刚圣上与长公主殿下在殿内议事,除了李公公殿内无人陪侍。

  李公公高声的喊叫很快引起了殿外宫人侍卫的注意,众人在张宫侍的带领下推门而入。圣上胸前的衣衫上满是鲜血,长公主和李公公神色仓皇的搀扶着陛下,众人看到这种场面有一瞬间的静默。张宫侍率先转移了视线,他吩咐着四位侍卫们去搀扶圣上到床榻上,四位宫女去寻太医,六位宫女烧水备衣陪侍,余下人继续守在殿外。

  侍卫们帮忙搀扶着圣上到床榻上躺好后,凌珞蹲坐在了床边,心里不安极了,紧紧攥着父皇的手,眼眶通红眼珠被泪水浸染。

  “让让让让,太医到了。”李公公领着太医到了床前,接着转头泪眼朦胧地看向皇帝,“陛下,太医来了,您放宽心,一定会没事的啊”。

  永州、嘉州之事让凌昊心力憔悴,吐出了一口瘀血后他放松了心神,还没等太医诊完脉就进入了梦想。

  凌珞眼神殷切的望着诊完脉后的太医,太医对着凌珞点了点头,凌珞这下才完全放松下来,想必父皇是真的没有大碍了。太医整理了一番药箱,收拾好后出了内室候着。凌珞在为圣上盖好被子后也跟着太医出了内室。

  “殿下放宽心,圣上是短时间内忧愁郁结于心导致的吐血和昏睡,连吃两贴药再好好休息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太医躬身禀告着,凌珞安心的点了点头。

  “请殿下派人随下官取药,那下官告退。”“奴才告退。”

  凌珞指派了张宫侍随太医取药,两人告退离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k120.net。ok小说网手机版:https://m.ok120.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