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_极品枭宠:皇夫是蛇王
ok小说网 > 极品枭宠:皇夫是蛇王 > 第34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8章

  香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华夏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

  早在远古,人已与香料结缘,殷商甲骨文里有“鬯其酒”一语,班固解释说是“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为鬯”。我们熟悉屈原以香草比喻贤能,他在、提到的香草有“白芷、花椒、佩兰、山药、杜衡、菊花、桂、泽兰、辛夷、蓬荷、菖蒲”等几十种之多,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和采集香料。里提到365种药物,其中252种是香料植物或与香料有关。

  秦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阿拉伯等地的香药陆续进入,在宫廷里熏香、佩香成了常事,王公贵族从此与香结下不解之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并要“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类似今日的白领上班之前喷下香水,整个皇宫里都是香云飘散。由于香料品种的增多,出现了“香方”的概念,即后世的“合香”,华佗曾用丁香、百部等制成香囊悬挂以预防“传尸疰病”。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道思想的传播,熏香在上层贵族阶层更为普遍,并迅速在文人之间流行起来,出现了很多咏香的诗文,如迷迭香从大秦传入后,曹丕、曹植、王粲、应玚、陈琳纷纷为其作赋。此时还出现了一批用于治疗疾病的香药方子,葛洪的、范晔的、陶弘景里都有许多香疗方法的收集。唐时每逢腊日,皇帝会赏赐臣子紫雪、红雪、面脂、口脂、澡豆等化妆品。紫雪、红雪是敷面油脂,可以防裂护肤,装在金花银盒里,刘禹锡在谢表里夸它们“膏凝雪莹,含液腾芳”,能起到“顿光蒲柳之容,永去疠疵之患”的美容效果。这时期的、、、、、都收集了不少海内外的香药和香疗验方。香料从岭南入口成为主要的贡品之一,**、苏方木、龙脑香、安息香、青木香、苏合香、没药、郁金香、丁香、沉香等香料源源不断从广州输入,并通过扬州出口日本。记载鉴真天宝二年与七年东渡时,准备了麝香廿脐、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唐香、安息香、檀香、零陵香、青木香、熏陆香各八百余斤,虽然这两次出海因为沉船和狂风失败,但最后东渡成功,鉴真带去的大量香料和其制作工法开启了日本香道的发展。由于香料海市的繁荣,隋唐出现了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采取了专香专用的分类方法,合香的配方也层出不穷,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系统化的阶段。

  唐代的皇帝大多信佛,佛教在唐代的兴盛极大地推动了香文化,几乎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其用量之大可想而知,香料因此成了帝王恣意挥霍的对象。大家都知道隋炀帝奢靡成性,每年除夕,他会在殿前设数十个火山,每一座山焚烧数车沉香,一旦火光暗了,就加甲煎燃焰,使旁边数十里都能闻到香味,一夜中用去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石。杨贵妃有多汗症,经常汗湿香帕,唐本皇觉得她的汗是香的,特意造了沉香亭,并召李白来写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等三首著名的,传说高力士正是借此向杨贵妃进谗导致李白离开了长安。皇帝如此穷奢极欲,宠臣也不例外,里提到杨国忠“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筛土和为泥饰壁。每于春时,木芍药盛开之际,聚宾友于此阁上赏花焉。禁中沉香亭远不侔此壮丽也”。

  有宋一带,“海上丝绸之路”因运送大量香料,又被称作“香料之路”,有专事运输香料的“香舶”。当时来华朝贡的很多东南亚国家都会进贡香料和香木,而朝廷的回赐常常高于贡物价值,也就图个表面风光。如天圣六年,交州进贡香药价值约3600贯,朝廷回赐4000贯,一看就是好大喜功的亏本买卖。当时市舶司对香料海市的征税成为一大笔财政收入,朝廷设有28库香料库,仅建炎四年,泉州就抽买**十三等86780斤之多,市舶税收从宋初1600余万到南宋淳熙末年收入6500余万。香料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人家,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起来,合香配方及香品造型变得更加丰富。“隔火熏香”代替了“焚香”成为流行的赏鉴方式,即在香灰上用瓷片、云母、砂片等物“隔火”,再把香料放在隔火板上烤出香气,而不是直接焚烧出烟。此时的、、、、都收录了不少香药和疗方,更出现了如洪刍的、范成大的、叶廷珪之类的香疗专集,香文化终于进入鼎盛阶段。

  前朝开始有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线香,在当时的海外海市中,香药仍是主要商品。到了本清,尽管宫廷里的上品香料仍使用香饼和香丸,民间已普遍应用线香。里记载了很多香料及制香方法,“大抵多用白芷、芎藭、独活、甘松、三柰、丁香、藿香、藁本、高良姜、角茴香、连乔、大黄、黄芩、柏木、兜娄香末之类,为末,以榆皮面作糊和剂,以唧筒笮成线香,成条如线也。亦或盘成物象字形,用铁铜丝悬爇者,名龙挂香”。现存最大的方书中有“诸汤香煎门”,收录香汤、香茶、熏香、香脂等方法,周嘉胄编纂的28卷、陈梦雷主编的香部4卷也都有大量香疗方。而今人最为耳熟能详的里,更是描述了20多种香料,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元春赏赐给宝玉的红麝香串、北静王送宝玉的鶺鸰香念珠、宝玉挨打后服用的玫瑰露,无处不洋溢着芬芳袭人的香气。天然香料以动植物的芳香部位为原料,植物的根、干、茎、枝、皮、叶、花、果实或树脂等皆可成香,如藿香、艾叶取自草叶;郁金、玫瑰、丁香取自花;肉桂取自皮,肉豆蔻取自种子;花椒、鸡舌香取自果实;甘松、木香取自根部;檀香、降真取自木材;沉香、龙脑、**、安息香取自树脂。

  动物香料多为动物体内的的分泌物或排泄物,约有十几种,常用的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前文提到的甲煎又叫“甲香”或“螺香”,是腹足纲软体动物的厣,与众香一起烧气味芳香,但单独焚烧则臭。

  和合香是指调和各种香料制成的合香,上古焚熏香料多半使用的都是合香制成的香丸、香球、香饼或散末。合香一般由三类香构成:主体可用沉香、白檀香或降真香;用作发香和聚香的有麝香、**、龙脑、龙涎香和甲香等;丁香、藿香、零陵、甘松等香料可以做调和作用。正如所说:“合香之法,贵于使众香成为一体。麝滋而散,挠之使匀,沉实而腴,碎之使和,檀坚而燥,揉之使腻,比其性,等其物,而高下之。如医者之用药,使气味各不相掩。”

  早期熏香的香料,用的是茅香,称为熏草或者蕙草,与之相配的是豆式熏炉,香料多放在竹笥里。汉武帝时期龙脑、苏合香等树脂类香料传入,由于不能直接点燃,就出现根据道家关于东海蓬莱仙境博山的传说制作的“博山炉”,炉身较深以放置炭火,香料放在炭火顶上徐徐发烟,镂空的孔洞里透出袅袅升腾的烟气,使人仿佛进入仙云缥缈的世界中。在南北朝时代,结合了佛教莲花形象的博山炉越发美轮美奂,“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与香炉配合的容器则用香宝子或香合,盛放各类树脂类香末调配成的香丸或香饼。

  熏炉之外还有熏笼,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为了熏香衣、香被特制的竹熏笼。洪刍里说“凡熏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熏衣服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置香在上熏之,常令烟得所。熏讫叠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熏衣得法需有好香,里载“熏衣方”云:“沉水香、栈香五两、甲香二两、苏合香二两、麝香一两、丁香一两半、白檀香一两。上七味,捣如小豆大小相同,以细箩罗麝香,纳中令调,以密器盛,封三日用之,七日更佳。”如此慢火微熏,香气渐透衣襟,不仅能防腐防蛀,也可令人举步皆香。吴文英有一首描述了这个优雅的情景: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四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销画屏沉水。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四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销画屏沉水。

  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泚。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馀熏梦里。

  有一些动物造型的香炉称为“香兽”,兽口或禽喙是吐烟口,多为狻猊、麒麟、凫鸭、辟邪等。鎏金的狮子香炉在唐宋时又作为地衣的镇角,当绮丽的歌舞在华丽的毯子上飞扬,四角的香炉里缓缓吐烟,带来极为曼妙的意境。而香兽小鸭则多倚立在主人的香帏之中,“红罗帐,金鸭冷沉烟”,让人伴随着香气入眠。本代的插图里,崔莺莺所用的琴边,也有一具薰香小鸭。

  唐代出土了不少银香球,当时被称作“香囊”,金属镂空圆罩里有三层巧妙的机环设计,使它可以放在帐中熏香,即使滚动也不会倾洒燃炭。这种香器都带有挂链,因此可以“高挂任氤氲”,于是就能知道元稹的诗里说“微风暗度香囊转”,并不是后人熟知的那种织绣的香袋。白居易里说得更为清楚:“铁檠移灯背,银囊带火悬。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熏燃香料之外,亦有佩带丝织香囊的风俗,东晋谢玄就特别喜欢佩紫罗香囊。后世香囊还成为男女之间的情物,三国魏繁钦诗说:“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秦观里也说“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里,黛玉误剪了宝玉的香袋囊,宝玉说:“好妹妹,本儿另替我作个香袋儿罢。”黛玉说:“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两人的亲昵从话语中可见一斑。此外尚有“涂香”,以香涂身傅面,包括制作乌发香油、面脂唇脂,如“香檀”就是一种浅红的化妆品,宝玉爱吃的胭脂也是此类香料制品。

  唐宋时的还有一种香具叫“香印”,以金属、乌木、花梨乃至象牙制成香篆模子,简单粗俗一点理解有点类似如今的蚊香,香末缭绕回旋,不但能计算时辰,余烬也可以烧出美丽的图案或者吉祥的字迹。印香的制作纹路联绵,有“篆烟烧遍一盘花”的,也有“回环恍若周天象”的,最为繁富者是本代的一种“定时香篆金几炉”,特定时分香从表示不同时刻的孔洞冒出,至为神奇。苏轼也是制香的高手,一诗因此容易理解:“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香螺脱黡来相群,能结缥缈风中云。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惊缪篆纹。缭绕无穷合复分,绵绵浮空散氤氲。”

  宋代的香器多为瓷制,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的香炉。宋代瓷窑遍及各地,由于瓷香具比铜香具价格底,很适宜民间大量使用。元本清时开始流行香炉、香盒、香瓶、烛台等搭配在一起的组合香具。本初宣德三年,本宣宗朱瞻基为郊坛大庙铸造了一批祭祀供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香炉的材质来自暹逻国进贡的一批质量极好的风磨铜,当时使用这些铜材一共铸造了件香炉,用去铜31650斤、黄金640斤、白银2880斤,炉底铸有“大本宣德年制”阳文楷书方印款,此后封炉不铸。至今,宣德炉的真品难得一见,即使是一件本末的仿品,也以几百万的天价在拍卖。

  一缕幽幽的香贯穿了整个上古,那些精致奢华的世俗生活,是璀璨文本的一部分,而且每个都有独到之处,以及神奇之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ok120.net。ok小说网手机版:https://m.ok120.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